守护亚洲水脉,第8届IUCN亚洲自然保护论坛“水与湿地”论坛聚焦水资源保护与跨界合作
2024年9月4日,第8届IUCN亚洲自然保护论坛(RCF 2024)之“水与湿地”平行论坛在曼谷顺利举行,来自亚洲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自然2030计划框架下推动水与湿地保护的进展及其战略相关性。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主编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在讨论环节就与水相关的“外来入侵物种”与“气候变化”议题与嘉宾们进行了探讨。
本次平行论坛的大背景是探讨“自然2030计划:朝着影响目标的进展及持续的战略相关性”,并具体聚焦于水与湿地保护领域的进展与合作。论坛开幕由IUCN全球水与湿地团队主任詹姆斯·道尔顿(James Dalton)主持,拉开了“水与湿地”讨论的序幕。
随后,IUCN亚洲高级项目官员拉斐尔·格勒梅(Raphael Glemet)进行了“亚洲地区IUCN水与湿地项目概览”的主题发言,为与会者介绍了该地区水与湿地保护工作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他的发言内容丰富,为后续的专家讨论奠定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专题讨论环节中,由IUCN全球环境法团队主任亚历杭德罗·伊扎(Alejandro Iza)担任主持。多位嘉宾就湿地保护、跨界流域合作、河流保护以及青年参与水资源外交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来自泰国水资源部湿地公约分部主任兼IBRRI主席普拉翁·乌东帕塞特(Praon Udomprasert)就“拉姆萨尔公约与湿地保护”发表了精彩演讲,强调了国际湿地保护合作的重要性。据介绍,印度-缅甸湿地拉姆萨尔区域倡议(Indo-Burma Ramsar Regional Initiative,简称IBRRI)是一个旨在保护和管理印度-缅甸地区湿地的重要区域性合作平台。该倡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促进区域内国家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保护这一地区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并提升湿地的可持续管理能力。
接着,IUCN Meghna水资源未来项目成员布林达·卡夏普(Brinda Kashyap)探讨了青年在水资源外交中的参与和作用,呼吁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于水资源保护事业。
随后,“活的暹罗河”组织(Living River Siam)的协调员Pianporn Deetes女士发表了题为“河流,不止是水”的演讲,强调了河流作为生态系统和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她尤其分享了生态连通性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原住民与当地社区(IPLCs)在东南亚国家的水治理中的重要性。
来自孟加拉国国家河流保护委员会委员兼CEGIS执行主任马利克·费达·阿卜杜拉·汗(Malik Fida Abdullah Khan)则就“共享流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区域水资源管理中,国家间的合作对生态可持续性具有关键作用。
马利克·费达·阿卜杜拉·汗强调,跨界水资源管理需要各国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换来加强合作,优化决策过程。这种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一体化的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河岸侵蚀预测系统和干旱管理机制等措施来实现。同时,"环境流量"的概念主张为河流本身分配水量,以确保其生态需求;沉积物管理、水污染控制、航运设施的提升和最佳实践的分享也是跨界水资源管理中有力的合作方式。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流域管理组织和采用“从源头到海洋”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促进各国在流域、沿海和海洋资源方面的整体管理和协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提到,各国应积极推动批准联合国的全球水公约(1992年《水公约》和1997年《国际水道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为跨界水资源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框架和支持工具。
讨论环节之后,与会者就各项议题进行了热烈的提问与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水与湿地保护及跨界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会议场地外,泰国曼谷的河流中,飘淌着许许多多的水葫芦植株。对此,“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代表向嘉宾们提出了有关河流外来入侵物种治理的问题。
参与此次平行论坛的与会代表很多,会议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水与湿地”平行论坛为亚洲地区的湿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合作机会,展示了各方在推动自然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进一步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
快讯+摄影 | Linda
审核 | 绿茵
编辑 | 绿叶